close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試讀活動,也是第一次對一本書認真的寫心得,希望能以一種不劇透的方式來表現我對這本書的看法!

因此心得當中可能會有看不懂得部分存在,要是對原設定有疑問可以點連結去看內容簡介。

那麼這本書是『莎拉•羅茲』的『三人(The Three)

三人_大圖   

 

  對於喜歡品嚐文字,但又很挑吃的我而言,一本書擷取在封面的片段往往會成為我閱讀與否的關鍵,而我必須說,『三人』那一小段內容介紹,完全抓住我的好奇心,以至於在我還忙著各種事情的時候根本不敢翻開試讀本,就怕一開始看所有正事就會被耽擱(笑)。

  一直到最近能有個小小的假期,才把試讀本翻開,然後我得承認,頭八頁讓我超迷茫,我想作者試圖表達出一種混亂的場景,因為書裡的角色,大媽阿潘,那時確實處於一個混亂的狀態,而他成功了。

  我自己的習慣是邊看文字腦子裡會邊有畫面,而那時在我腦袋裡的畫面一幕一幕跳躍,時而連貫時而則不,就像阿潘當時試著想些無關緊要的日常瑣事來穩定自己的心神卻徒勞無功一樣,一會是過去平靜的日常、一會是眼下臨危的劇變,然後幾頁翻過,塵埃落定,故事才正要開始。

  這本書以一種書中書的方式呈現,書中的作者艾絲培,片段的放入不同時間、不同場景、不同人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裡面有遺屬的話、遺屬親友的話、宗教的話、媒體的話、名人的話,剛看的時候我曾以為如此全面的收錄各方的說法,是很客觀、公正的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發表資料,直到看到後面會發現,事實究竟是不是這麼的公正客觀?艾絲培其實偷偷的用自己的著作以客觀之名行煽動之實?還是艾絲培也只是被玩弄於手掌之中?在心得中就不多做透露,一來不劇透,二來是因為只看了一遍我自己也還是有很多地方沒有看懂,就等讀者自己看過之後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

  再從頭說起,這本書看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我以為這是一本拼圖書,作者最後一定會給一幅完整的圖出來,於是我看著想著等著作者最後給一個完整的解釋與答案,所以我打一開始就沒帶腦子的在看這本書,等我看到三分之二才開始覺得奇怪,故事劇情越來越精彩,某些事正在發生,我從艾絲培每一次節錄的片段標題嗅到不對勁、看到後面會發生的事,卻沒有看到過程,每個出場角色的心態、情緒、狀態在都推移著,可是我唯獨沒看到作者有任何一絲要開始收尾的意思,然後我想,這是要神展開的節奏了。

  於是我消除原先能看到作者給個交代的期待,做好把這本書翻第二次的心理準備,以一種新的心態去看故事的發展,到這邊,我就已經是單純的想知道,後來呢?而前面的伏筆、埋梗後面會不會有答案,對我而言那都是二周目的事了,至於最後我到底有沒有找到所謂的答案,我想每個人對於觀察小細節的程度都不一樣,就不妄下評論了。

  這本書中書集結了各方的資料,有遺屬的,從時間推演可以發現他們的揣揣不安、徬徨和瘋狂;有遺屬親友的,這些人也有各種目的的人存在,就像書中角色保羅說的「只有在你熟悉的生活開始分崩離析時,才會知道誰是你真正的朋友。」;有宗教的,有些宗教人士危言聳聽,以神的名義、拯救的姿態行傷人的事;有媒體的,他們為求頭條吸睛可以犧牲倖存者與其親屬的權益,以一條大眾有知的權利來掩蓋他們的罪行;有名人的,他們的悲傷與遺憾在我看來就如同一場秀,不過是用來提升他們的形象。

  這本書裡可以看見不同人的立場與思維,有黑、有白,還有大量的灰色,我無法準確且客觀的去評斷他們,但我得說他們每一次被節錄出來的訪談或資訊,隨著時間的推演會讓看的人開始放慢腳步思考,思考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陰謀、還是真的末日來臨,或是外星人真的入侵,我甚至一度懷疑這是艾絲培的詭計,用書來洗腦讀者,而不管他們存有甚麼樣的立場和說辭,各式各樣的流言蜚語全部都是圍繞著那三個倖存者,而我得說,於他們而言…

    那不過就是一場反覆進行著的遊戲。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三人 莎拉羅茲 The Three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蕭歆玥 的頭像
    蕭歆玥

    2015考試年。TSU。

    蕭歆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